真我GT7 PRO,“时无英雄”时代下的真英雄

这篇文章源于聊天记录,虽经简单整理,但整体上仍略有不足。由于其初衷主要是为了聊天,因此部分段落可能出现用词不当或观点过激的情况,若在阅读时感到有失客观,还请多多担待。

细数我用过的CPU,没有一个真旗舰

直到8e,才是我人生第一次体验真旗舰级手机处理器。

有一说一,GT7P并非我内心最完美的选择,但它是当下唯一最好的选择。

如果抛开处理器、USB 3.0和BL锁,我会更喜欢Find X8s。而抛开相机和BL锁,相对均衡的小米17可能更适合我。

只能说,GT7P的所有缺点都在我能接受的范畴之内。而它所有的优点,在2800元,甚至2600元,乃至更狠的2500元全新入手价面前,属实是力大砖飞。

  • 尽管它屏幕大,但带壳握持的手感居然意外地不错。
  • 尽管它没有USB 3.0,但USB 3.0说实在话,可以是一个急迫的需求,也可以不是。
  • 尽管它超广角凑数,算法一般,但我迷信,只要相机基本素质过硬,大多数人日常想拍好照片,通过好的构图,外加一定的滤镜,就可以出片了。

一句话,我不迷信力大砖飞的相机硬件。再一般的相机,高手仍然能靠构图提高成像的境界。多的没必要说了,各大手机厂商的相机样片和无数民间高手都足够证明这一点。

硬件软件的提升不能替代人的提升。这些东西可以保证拍摄者拍出来的下限,但保证不了拍摄者能达到的上限。虽然大多数人在拍照上确实更关注、也只能关注下限。但GT7P的相机显然也没有那么拉低大伙的下限,至少不拉低我随手一拍的下限。

以我现在这种垃圾的拍摄技术,不知道得拍多久才能提升自己达到能够把这套相机平台的性能彻底压榨完的水平。所以如果我想拍好照片,我得先自己去追求技术的提升,暂时苛求不了相机。

GT7P属实当代无敌,虽然还没实际长时间使用,但我内心已经觉得它在相同价位已经当代无敌了。

  • 多个几百的同价位,有USB 3.0、也可解BL的一加13?机主评价续航一般,这是我最不能接受的一点。因为早在我从小米11换机到红米N12T,又从红米N12T换到真我GT7P,这一切的起因都是电池老化导致续航不足,只能考虑换电池,或者干脆换新手机。

  • 彻底同价位,一样没USB 3.0,但属于小屏、可解BL的一加13T?续航不错,性能释放也够激进,但相机和机身的温度控制,又得降级到另一个下限。

也可以骂一句GT7P是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但它已经是满足了我相对需求情况下对一台手机所能要求的极限。

小米数字系列从13开始,每一代的标准版都很令我满意,但小米已经真的彻底从解锁BL的浪潮中离开了。

如同N12T的Melt内核开发者pzqqt的评价:

任何一款机型都会有缺点,但是逮着一个缺点不停强调而忽视了其他所有的优点,这样打出来的低分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他当时同时也评价说,将来的小米设备解锁BL将会越来越困难,厂商和供应商的开源积极性也会越来越低。如果让他进一步评价N12T,他觉得那将是小米最后一款能被称为 “刷机神机” 的机型。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后来的小米14,后来的红米K70,然后到小米高考事件,再到小米马拉松事件……已经很难再有一款小米机型能够称为刷机神机。而后,是一加和真我的各个机型缓慢接替了“刷机神机”的新宝座。

在这种后小米时代,怎能不说GT7P满足了我心中的当代无敌?

  • 只打游戏、只要求性能释放,就上甚至越级到让上位产品都不好卖,迫使一加为保证整个系列销量而停产的一加Ace5P。
  • 而要求相对全能,那就只有GT7P。

我当然也想要USB 3.0,也想要小屏,还想要重量轻。但那是即将全面上线的搭载8e5处理器的各大机型,以及之后的机型才能考虑的事了。

现在,只有GT7P。


告别与浪漫化的过去

📷 fuckxiaomiwhysobad

最后,化用一句名梗:

“我大概一辈子也忘不掉BL了。”

人们在告别一个从很远很远的过去开始,就长期陪伴着自己的人或事物时,往往都会给这些事情创造一个浪漫化的结局。

我不可能真的一辈子都忘不掉BL,如今也不算彻底的结局,但我确实在慢慢地去浪漫化这件事。

在这次长达三个周的关于换机选择的思考中,我不止一次地思考过入手小米17、Find X8s,或者其他手机的可能性。这些所有的纠结,最终都收束于一个BL之上——我始终狠不下心来彻底放弃BL。

尽管我仔细一瞧,2025年了,好像我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必要,继续坚持Root。

我知道,我并非仍旧需要Root,我只是习惯了 Root

从我第一次知道天语T619如果刷入MIUI系统会有多流畅开始,从我不着调地逛着移动叔叔论坛,接触各种工具、教程、资源,从SuperSU开始……Root陪伴我太久了。

仿佛与Root共存共生,“为发烧而生”的MIUI已经死了。我不可选择地、被动地失去了小米的陪伴。

这和当年我主动选择去玩玩看iOS,对OPPO的UI设计审美略感兴趣主动选择去玩Reno是不一样的。何况,当年的iOS在玩了一定时间后,我依然手痒越狱;当年的OPPO在玩了一定时间后,我依然手痒深度测试。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MIUI。”

一句不知从哪一年开始流传,也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没有人再在意的笑话。一个曾经能让大伙会心一笑,一个大伙不再提起的笑话。

这句笑话,似乎存在于我的童年,存在于我的少年,存在于我的青年。陪伴着我,看着我主动选择离开小米,后来,又看着我主动选择回来。直到今天,彻彻底底,放弃了曾经仿佛与它共存共生的Root,不再给我选择的机会。

“我大概已经可以忘记MIUI,忘记小米了。”

那什么时候,我也开始可以忘记Root,忘记BL?

也许是某一个我现在还不知道的夜晚。

在那一个夜晚,年纪更大的我,只是随意地走在街上,只是随意地走入了一家手机店。只是随意地,拿起一款手机,感慨它的大小,感慨它的重量,没有想起Root,也没有想起BL。然后付款,然后离开手机店。

再也没有想起过。


浪漫化的,是过去的自己

“人们在告别一个从很远很远的过去开始,就长期陪伴着自己的人或事物时,往往都会给这些事情创造一个浪漫化的结局”,这段话还有个后续。

人们并不只是在浪漫化某个具体的人,某个实际存在的事物。

人们浪漫化的,是过去的自己。

人们小的时候,抬头一看,世间万物美好,每天都能看到没见过的、个头很高的大人。每天晚上看的动画片里,总能看到自己从未见过的精彩又刺激的冒险故事。

人们就这样一点点长大,直到,他们的个头,也一样长到了让小时候的自己也需要极力仰望的高度。
积攒了七情六欲,见识了人和欲、天道滚滚、众生,看到了自己。

他们也要告别了。

  • 告别他们曾经的记忆中还身强力壮的老人。
  • 告别这一路上,这个同学,那个朋友,有的还活着,但再也不见;有的再也见不到了,但仍然还活在自己心中。
  • 告别自己的年少轻狂,告别自己的少不更事。
  • 告别过去,想回到过去。

然后他们就是现在,他们正在创造未来。

浪漫化过去,想回到过去,并非懦弱的表现,而是过去的东西正在如何塑造现在的他们,又如何推进他们的未来。